環境心理學習題
第一章 環境心理學導論
( ) 1. 下面哪一種情境是追蹤測量(trace measure)?
(A)門上的窺視裝置
(B)地毯上磨損的圖樣
(C)高危險性的核廢料儲存槽
(D)留在展示櫃上的指紋
(E)較具愉悅與較具個人隱私的地方
( ) 2. 在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法之中,實驗法之方法論在大部分心理學領域中最常被使用,但其中的一個問題在於,為了得到某種程度的必要控制,常常必須建立一個人為的環境,同時也破壞了環境完整性,這樣的問題,與下面哪種觀點最為相近?
(A)資源主義(resourcism)
(B)深度生態學(deep ecology)
(C)保存主義(preservationism)
(D)生態中心主義(ecocentrism)
(E)人為中心主義(homocentric)
( ) 3. 自我報告測量法(self-report measures)較不容易受到下列哪一個因素影響?
(A)時間的限制
(B)具有爭議的事件
(C)性別與個體差異
(D)攝影器材的性能
(E)認知地圖的形式
( ) 4. Middlemist及他的同事(1976)藉由量測男性排尿的時間以及持續度,以了解人們在洗手間中的個人空間被侵犯時的生理反應,請問這樣的研究可能有什麼樣的道德考量?
(A)自覺控制(perceived control)
(B)外部效度(external validity)
(C)可信(reliable)
(D)被告知的同意(informed consent)
(E)侵犯隱私(invasion of privacy)
5. 這些由環境所造成或提供的________,使得各種行為成為可能,且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。
6. 或如Proshansky(1976b)描述環境心理學領域的特徵為 : 「試圖建立個人的___和___,與其_____之間的經驗關係與理論關係。」
7. Rober Banker的研究中心圍繞著______的概念,他將此概念描述為,能夠激起自有的典型行為模式的公共場所或場合。Banker認為,______是一個基本的「環境單元」。
8. ______這個方法能夠在特定的時間內,精確的紀錄人們在某一個特定空間中的動作。使用此技術時,觀察員可以利用經由一系列步驟所發展出來預先建構之編碼格式,記錄在某一個或多個環境中所發生的行為(Ittelson, Rivlin, & Proshansky, 1976)。
答案參考
1. (B)
2. (C)
3. (A)
4. (E)
5. 提供物(Affordances)
6. 行為 經驗 建築環境
7. 行為環境(behavior setting)
8. 行為繪圖(behavior mapping)